項目詳情

三疊溪天臺殿

三疊溪天臺殿

「天臺殿」主任委員劉勝仁表示:天臺殿起源甚早,公元1572年,浙江天臺縣「福龍」境內先賢渡海來台墾荒,隨身恭請「玉皇上帝」祿位龍椅來台,奉祀於今疊溪村之三疊溪,供善信敬拜祈福。清康熙年間,先民劉成功發起建廟,並委請江有財負責施工監造,竣工後取名為「拜亭」。據廟誌記載,清康熙22年6月(公元1683),康熙皇帝親敕台灣三座「玉皇上帝」廟,分別為台南供有金尊的「玉帝廟」、台中奉有令旗的「玉帝廟」,而嘉義「天臺殿」則是唯一獲御賜玉旨、詔書及兩顆玉皇上帝玉璽的天公廟,可惜年代久遠,廟方未善加保管,其鎮廟之寶已不復見,其中以「天臺殿」所奉祀的玉皇上帝蒞台最早。三疊溪早期僅有16塊厝,分為上下庄,先民為爭取奉祀玉皇上帝,於每年萬壽大典公開擲筊決定「爐主」、「頭家」,爾後由當選之值年爐主、頭家籌辦次年各項慶典事宜,此一傳統迄今仍然延續著。隨著時代改變,部份表演節目也推陳出新,目前廟會最夯的「電音三太子」也獲邀參與「天臺殿」萬壽祈祝祭典,當然傳統的布袋戲、歌仔戲等藝術表演,則依循傳統「辦仙」激發祭典高潮,年初八子時祭典結束後,初九,玉皇大帝將出巡繞境,澤沾雨露。

聯絡資料 ( 點擊地址,可連結至google map )

Scroll to Top